時間應該是2015年,當時我還是某集團洗衣機事業部一名普通員工。那天我們部長親自組織開會:介紹了兩名新員工并宣布了“洗衣機智能開發組”的成立---那一天是我第一次知道物聯網這個概念。
一晃三年多 當初的智能開發組早已經獨立,變成了洗衣機智能開發部。
緣分是一種奇妙的存在,而我也在2019年3月真正加入到漫途物聯網這個大家庭中,讓我對物聯網有了新的認知。
如今,身邊很多人都在討論“物聯網”,特別對于相關行業的專業人士來說,這已經是一個非常熱門的話題了。但如果你真的對著他們問一句:物聯網是什么?估計你會有些失望,一般的答案無非就是字面意思的注解:“物-物相連的互聯網”,這樣的答案約等于“沒說”。如果網上翻看一眼各種標準組織的定義,也不能令人滿意:僅僅對物聯網的技術解構和功能羅列,并不能讓人更多地理解物聯網的內涵。
顯然,要解釋好“物聯網”一詞,會有一點復雜,因為他自身是復雜的(技術的領域、架構和標準、產業鏈及產業生態),外部的商業環境也是復雜的(商業模式、應用場景、市場需求)。
IBM在全球推銷著他們的“智慧地球”的概念,其中對物聯網的定義是這樣的:物聯網將物理世界和互聯網緊密連接從而更好地管理物理世界。物聯網是信息技術(IT)和控制技術(OT)的融合,它借助數據采集技術和智能網絡對物理世界進行分析預測和優化,創造新的價值。
這兩句話并不長,但它確實道出了物聯網存在的實際意義和所具備的本質特性(功能)。不過,我對物聯網的理解,并不是源于IBM的定義,而是由另一個詞而引發的。
物聯網行業的協議分為兩種,接入協議與通訊協議。接入協議一般不屬于TCP/IP協議族,只能用于采集設備與智能網關組成的局域網內的通訊;而通訊協議屬于TCP/IP協議族,能夠在互聯網中進行數據傳輸。采用接入協議的物聯網設備,需要通過智能網關進行協議轉換,轉換成通訊協議才能接入互聯網。而采用通訊協議的物聯網設備,則可以直接接入互聯網。這種最基本的協議轉換老員工告訴我叫“透傳”,不對業務數據內容做任何改變。
漫途公司網關產品支持接入協議包括LoRa、NB-IoT、Wifi、RS485、RS232、RFID等;其中作為接入協議的wifi在對接互聯網時,并不需要網關做協議轉換,而是可以直接接入互聯網,這是由于Wifi采用的標準IEEE802.11就包含在TCP/IP協議族中,該標準規定了物理層和數據鏈路層,并能夠以TCP/IP協議作為網絡層等其他各層的協議,因此能夠無縫對接互聯網。
設備直接采用通訊協議不更加方便么?為啥還要有智能網關作為中轉站呢?
接入協議相對于通訊協議,接入協議所依賴的硬件資源要求更低,功耗更低,網絡傳輸的數據量也更小,因此,在遠程抄表等一些場景中更具優勢。這些場景中,物聯網設備往往沒有外接電源,因此要求功耗盡可能低,比如,一節紐扣電池能夠供電一年左右。這樣的要求是TCP等協議的所需的硬件環境難以勝任的。